用心承家风
◆肖鹏
家风是一盏明亮的航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家风是一本无字的典籍,却让我明白世间的许多道理。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幼儿时期,在阿婆“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的童谣中,渐渐领悟客家人耕读传家的精神;少年时期,在阿公“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教诲中,感受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的无奈与辛酸,以及在长期生活中坚守精神家园的意志与毅力。长大后,父母总是对我说,吃饭不要“用筷子乱翻菜”;人前“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在学校“要和同学友好相处,互帮互助,要尊重老师,不忘师恩”;工作时“要低调做人,踏实干事,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前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会我,什么事可以为,什么事不可为。他们就像是温暖的阳光把我的世界照亮,又像是春风化雨让我的心灵变得澄澈。慢慢地,这些话语在我的心里沉淀,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积善明德、谦恭礼让,让我懂得了培育良好家风,就是要做一个有心之人。
做一个有孝心的人。客家人把“孝以敬先,孝以德行,孝以顺重”深深根植入心,在客家传统建筑中,经常能看见“兄友弟恭”“和邻睦族”等字样,在客家家族祖训、家训中,关于“孝”的内容也占了大量篇幅。完整丰厚的客家文化体系中,“孝”始终是客家文化的核心部分,而客家人也早已把“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尊亲、养亲、悦亲的孝义实实在在地落实到了日常生活的细微处,这些实践教我成为一个有孝心的人。
做一个有真心的人。真心总伴随着行动。每次回家,车子沿着“十八弯”的道路行驶,看着窗外的风景,脑海里浮现出阿公扛锄修路的艰难身影。忘不了路通的那天,阿公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他说:“这可能是我为村里人做的最后一件事了。”时过境迁,阿公弯腰挥锄的身影早已融进了宛如游龙的大路。是祖辈的身体力行,让我看到真诚、看到温暖,鼓励我成为一个有真心的人。
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自从我们呱呱坠地,父母就开始了无怨无悔的付出,直到其生命的尽头。离开家时,总伴随着一句叮咛:路上小心!酒醉呕吐时,总有一句责备:酒量不大怎么喝那么多……字字句句都传达着父母对我的爱。这份爱,激励我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让我养成了关心身边每一个人的习惯。
是质朴而真实的家风,让我在面对困难时,选择的是破除藩篱而不是逃避;让我在面对陌生的环境时,选择的是适应而不是退后;更让我成了一个有孝心、有真心、有爱心的人。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家风的优良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良好的家风不仅要牢记于心,更要身体力行。唯有如此,优秀的传统文化之火才会永不熄灭,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才会愈加光明,伟大祖国才能更加繁荣昌盛。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