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个性化美术室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们应努力 “让美术室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达到育人功效。下面,谈谈自己在打造“个性化”美术室文化方面的体会:
一、注重主题的艺术性。美术室是教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学生参于美术活动的主要场所,整洁美观、充满浓郁艺术氛围的环境布置,对学生的审美素养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打造“个性化”美术室文化要注重主题的艺术性,从而提升孩子的艺术审美素养。
二、发挥学生的参与性。成立“粘粘自得”艺术实践工作坊后,我们组织学生参与布置美术室文化,制作“瑞兽”、“面具”、“图腾印象专题”等栏目深化艺术坊的内涵。不仅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参与的机会,还让我们的美术室充满新意与活力。通过展示学生美术学业,为同学们搭建交流平台,有效培养了同学们更浓厚的美术学习兴趣,增添了更浓厚的艺术氛围,让学生的审美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
三、体现信息的及时性。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有这样一句名言:“教学的艺术光亮是注意”。只有能引起学生注意的事物,才有可能对学生施加影响。想要发挥美术室的育人功能,就应做到切合形势、及时更新。这种变化不一定是大规模的变化,也可以是一些小范围的、有针对性的变化。
四、“个性化”美术室文化要注意材料的多样性。引导孩子使用不同材料进行美术创作来完成布置美术室环境活动内容。如,我们创作的材料有黏土、彩色卡纸、有废弃的纸桶、有各种饮料罐,竹编盘子等。善于利用各种材料,合理指导孩子创作,激发孩子的想象,鼓励孩子大胆表现,才能让他们在有趣的艺术活动快乐成长。
往昔“孟母三迁”的故事,无不说明环境育人的重要性。教室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信息渠道,而美术室文化就是校园文化的缩影,打造“个性化”的美术室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
(梅江区作新小学 廖静)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