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得几个字?
●许锋
方块字,上过幼儿园的孩子都认得。小学生,认得一千个;高中生,认得三千个。一般人,认得几千个;作家、语言学家,学问渊博的人,再加上千把个。
但是,我们真的认识字吗?
比如“考”。“考”字,谁不认识呢?人生,离不开考。一道道试题,考你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阅历……“最初,‘考’这个字不过就是一个拄着拐棍儿的、披头散发的老人家的形象。”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呢?是不是人生到了这个境界,历经磨难,如同熬过了一次次大考?儒家经典《礼记》里,对死去的父亲便称“考”——考者,老也。“考”什么时候有了“考试”的意义呢?“在《书经》之中,以成就、成全、完成为‘考’。”是不是从此之后,才有了考问、考试?
汉字源远流长,老祖宗造字,不是拍脑门苦思冥想出来的,是从社会实践中来。我在上课的时候对大学生说,与西方的字母和符号相比,我们的汉字是一粒粒珍珠,我们的汉字是书法艺术,我们的汉字每一个字都可以写出洋洋千言的文章,写不出,那是你想象力匮乏、学问肤浅。
幸好,台湾学者张大春给我们带来了《认得几个字》。这本书是他的汉字家庭课堂,通过对一个个汉字的考证和几十篇散文作品,记录了他教两个孩子认字的美好的亲子时光。
“离”,谁不认识啊,分离,离别。《说文解字》曰:“离,山神,兽也。”和分离、离别没有关系——是不是在山神、野兽面前,人注定要经历生死分离?不得而知。而两个字连用,“离离原上草”,便不是分别,而是聚合,你看,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
张大春的确是一位优秀的“启蒙教育家”,他抓住日常生活中一切可能的机会,教一对儿女识字,用心良苦、力所能及地传承汉字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学养。生于这样的家庭的孩子,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
还比如“卒”。士卒。就是兵,武力单位中等级最低者。玩过中国象棋的都知道不过河的卒子死得快,过了河的卒子最厉害。“我们在形容末尾、终于、结局、停止甚至死亡的时候,也往往用这个字。”生卒年,便是生于何年,死于何年。中国人忌讳说死。这个字,张大春的孩子不喜欢,小孩子希望看到“帅”跟“将”的决斗,卒子老挡在前面,碍事。
“娃”,娃娃,小孩子。但是,它的本意并非如此,《说文解字》曰:“圜深目皃。或曰吴楚之闲谓好曰娃。”在汉代,大约最初使用“娃”这个字的时候,意思是“美女”,成熟的女人。“娃”字“长成”现在这个“样子”,是“缩”回来的。
孩子受到这样的启蒙,心头会长满青草,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满满的恭俭庄静。
正如张大春所言,孩子学习汉字就像交朋友,不会嫌多。但是,一个个汉字“内在有着无穷无尽的生命质料,一旦求取,就会出现怎么说也说不完的故事。”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认得几个字》 张大春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11月出版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