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人生的最好状态
胡继宏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8个节气。《礼记·月令》中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意思是说,到了农历四月中旬,小满节气到了,这时夏熟农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未到成熟时,果实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农作物从小满到大满,从长大到成熟,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按道理来讲,古人设置了小满节气,接下来会有一个大满节气。二十四节气中,有大小之名的节气是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唯独小满之后没有大满。为什么古人不设置一个大满节气呢?
《尚书·大禹谟》中有一句话,估计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就是“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意思是说,追求过于圆满,一定会招致更大的损失,只有谦卑为人处世,才能受益,因为这是天地自然之道。
古人明白“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明明知道事物有小满之后,一定会有大满,但落实到人伦道理上时,反而不再设置大满节气,就是要让世人知道:小满,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与小满相对的心境与状态还有两种,除了大满之外,还有一种就是不满。人生若常怀不满之心,要么遗憾太多,要么怨恨过多;如果过于追求大满,要么无餍足,要么金玉满堂而不能守。所以,小满,才是人生最幸福的心境,是最理想的人生状态。
在《论语·子路篇》13.8节,有一段孔子对卫国大夫公子荆的描述——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这段话能让人很受启发。翻译成白话,孔子谈到卫国公子荆这个人时,说:“公子荆善于管理经济。开始有一点财产积累时,他会说:‘差不多就够了。’稍微富裕一点时,他会说:‘已经足够了。’更加富有时,他就说:‘已经很完美了’。”
这段话既是孔子对公子荆的赞扬,也是孔子崇尚简朴、知足常乐生活观的真实写照,提倡对物质的追求要有限度,对生活要常怀感恩之心。
《道德经》第九章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意思是说,与其过于追求盈满,不如适可而止。过于追求盈满,过于追求完美,反而会失去更多。好比用手抓一把沙,抓得越紧,反而抓得越少。
小暑之后有大暑,小雪之后有大雪,小寒之后有大寒,小满之后必然也有大满,但是古人断然选择不要大满。大满必然要来,但是,古人选择舍去。这里饱含了我们老祖宗高深的人文智慧,以及对后世子孙的良苦用心。
曾国藩夜观天象,他发现月亮圆了之后就会缺。于是,他就想,有什么办法让月亮不要缺。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永远不要让月亮有圆满的时候。月亮一定会有阴晴圆缺,这是不可人为逆转的自然力量。但是,在曾国藩心里,已有了一个永远不会圆满的月亮,因为他舍弃了让它圆满的机会。
到了一定年纪之后,对小满才会有很多的感悟。人生一世,不满之心不要有,大满之心要舍弃,能保持小满的心境与状态,是最理想的人生状态。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