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山挖笋记
●温丽容
“二月桃花别样艳,三月早笋分外鲜。”周末,热心的农家姐姐温丽芬邀请我们带上孩子去体验亲手挖笋的野趣。
蕉岭县南磜镇作壁坑竹密林深,常常有野生动物出现,置身于青山绿竹间,条条翠竹笔直地冲天而生,仿如荡漾在绿色的海洋。孩子们顾不上一路激流冲浪般起伏颠簸的惊魂,快要散架的身体即刻复原,小麻雀般扑啦啦到处乱窜。“哇,这里有好多草莓,好小哦!”芬姐的女儿惠子手心里托着一把红果子,老练地说:“这不是草莓,叫三月苞,可以吃的,试试。”山里长大的妹子果然见多识广。野果子的野味瞬间激发出孩子们的野性,立马撒丫子四散寻果去了,生怕被别人抢了先。
“挖笋去喽!”芬姐的爱人黄志文扛着锄头一声吆喝,山坡下、水沟边、荆棘丛里人影乍现,四处觅食的“小鸡仔”们纷纷聚拢过来。
“看!那里有棵笋!”孩子们大呼小叫指着路旁一株半人高的竹笋,“这竹笋长过头了不好吃。”黄哥耐心地讲解着:“冒出土十几公分的笋最鲜嫩,笋子一般都长在枝叶茂盛的健康竹子周围,每根竹子都有竹鞭,笋就生长在竹鞭上,挖笋不能伤到老笋及竹鞭而影响竹子长势,起笋后将土回填确保竹鞭可再生。”黄哥手里托着一根雪白的大笋:“这是白囊笋,比黄囊笋更鲜嫩更好吃。”瘦小的珍姐一把抢过锄头,嚷嚷着要亲自挖,许久才挖出大笋,手软气吁仍不忘高举大笋招呼着留影,那架势犹如装填炮弹。大家发现有些看似好端端的笋,挖出来却是腐烂的,不知怎么回事?“这叫退笋,长出地面停止生长,死去的叫出土退笋,也有未出土就死去的,主要是营养不足造成的,当然虫害、干旱和寒冷等也会造成退笋。”
终于下雨了,风也更大了,这丝毫没有影响大家挖笋的热情,反倒是多了竹林听雨的享受,滴答滴答窸窸窣窣饶有情趣。小姑娘挨根竹子摇晃,竹雨纷纷,湿了发梢,湿了衣襟……一个多小时后,竹林深处,只见一群人像从前走马帮的货商,肩扛手拎着一袋袋战利品鱼贯下山。
正午已过,以笋为主宴的盛宴开始了:笋子煲,白灼笋,凉拌笋,就地而养的土鸡做成了香喷喷的泥香鸡,随手砍下的鲜竹变成了黄澄澄的竹筒饭,一切一切全是山林的味道!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