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生日的由来
今天是农历三月十九日,梅州农村有过太阳生日的习俗。这天家家都吃炒面。石磨新麦,手工打面。咸汁猪油蒜米,嫩韭菜,三层肉,大镬头,柴火炒面,撒上少许胡椒粉,一家子吃得肚饱目圆。倘若能在田洋水圳抓到几条黄鳝,炒黄鳝面,那是神仙的美味!
相传,梅州过太阳生日的习俗是这样形成的:
梅县松口镇东,铜琶村,梅江北岸狮象山水口上,一座古塔九层高,傲然耸立。倡建者是松口人李士淳。相传李士淳高中解元后四次上京会试皆名落孙山,觉得松口镇梅溪出口处,“山川文峰欠佳”,为弥补风水不足而建。后李士淳高中会魁,此塔称为元魁塔。旁有文昌阁,岁时祭祀文昌帝君,以祈祷松口人文昌盛,人才辈出。塔以花岗岩为基,青砖塔身,塔顶有万余斤铁铸宝葫芦,如何放上去,至今是谜。
李士淳反清复明失意后,回到故土,建世德堂,七十二天井,三十六厅,十二门,二百九十九间房,作残明行宫营造。农历三月十九日是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北京煤山上吊的日子,每逢此日,李士淳都会举行一项太阳生日的祭祀形式。后来太阳生日作为一种民俗在粤东至闽浙沿海一带流传开来。这天,家家炒面条,蒸米粄;户户都走出大门,朝着北方设供,净手焚香,焚烧掉像龙袍一般的纸扎,对太阳进行一年一度的祭拜。
(丘思穆/整理)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