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明确对武汉来梅人员的健康管理要求:以“粤康码”作为通行凭证
本报讯 昨日0时,湖北武汉解除封闭,有序恢复公路、铁路、飞机等对外交通。但是,解除通道管控不等于解除防控措施,为保证梅州疫情防控工作继续扎实有效推进,我市明确对武汉来梅人员的健康管理要求,不松劲、不懈怠,全面保护梅州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记者从市卫健局了解到,现阶段武汉人员来梅,应注册登陆“粤省事”微信小程序,填写基本信息和核酸检测情况,完成“入粤申报”,生成“粤康码”作为通行凭证。其中,确诊或诊断阳性人员、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人员、居家隔离人员的“粤康码”为红码,属于疫情防控重点人群,检查人员可进一步查看其健康信息,包括健康证明情况、解除医学观察电子告知书、健康申报和体温监测记录等。
梅县区要求网格员、居委、村委等全面摸排辖区内的湖北来梅人员,主动联系,规范上报。“对所有湖北来梅人员进行2次核酸检测,来梅当天一次,来梅第七天一次;对持‘湖北健康码’红码、黄码以及无码来梅人员,及时安排核酸检测并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梅县区程江镇宣传委员张爱民告诉记者,他们还大力宣传,呼吁湖北来梅人员在14天内,除上班外不聚会、少出门;其他市民也要戴口罩、勤洗手,不能放松警惕。
市疾控中心在昨日发出的《致武汉来梅返梅人员的健康告知书》中还提到,武汉来梅人员要自觉做好健康监测,每日测量体温2次,在“粤康码”上填报,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立即向社区或单位报告,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快到附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我市公路、铁路、民航等客运部门的疫情防控工作同样丝毫不减,定时消杀候车室、售票厅等公共场所,对所有旅客严格落实体温检测、身份登记、出行史和接触史询问等,对湖北来梅或湖北经换乘交通工具来梅人员还要查验“健康码”,打起十二分精神,确保人员摸排到位。(刘巧 吴锐文)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