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界丨广州女干部携家带口来扶贫
●图/本报记者 钟小丰
文/本报记者 赖 锋
在五华县岐岭镇皇华村防疫卡点,驻村扶贫工作队女队长何春萌一边值守,一边不忘谋划着今年的脱贫计划;村中百亩稻田旁,何春萌一边宣传防疫知识,一边指导春耕复产……一刻也不耽搁、一步也不停歇,这个43岁的女扶贫干部正以火热的激情、饱满的状态,奋战在脱贫一线。
春分刚过,何春萌下地帮村民插秧。
去年5月,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的何春萌来到皇华村担任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队长,主要负责村里的党支部相关工作和扶贫工作。为了工作效果,何春萌更多情况下选择在周末召开党支部会议,以确保尽可能多人参加到党支部活动中来,不断凝聚起战斗力,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这样一来,周末和节假日休息对何春萌来说就成为了一种“奢侈”。
何春萌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陪伴孩子玩耍。
同时,为改善村中贫困户家庭条件,何春萌一家一户摸排整理,“对症下药”,终于获得起色:发展产业,让贫困户分享产业红利;提供支持,让贫困户养起了鸡鸭牛鹅,掌握生财之道,推荐就业岗位,扶智扶志实现自力更生……“帮扶单位以奖代补,鼓励我养鸡,各项相加一年有1万多元收入。”贫困户黄福星说,在何书记的带领鼓励下,他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2月21日,《梅州日报》刊登了广梅产业园的招聘信息,何春萌马上收集多份当天报纸送到贫困户手中。
据介绍,经过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镇村干部和全体贫困户的共同努力,皇华村开展了光伏发电、高山红薯种植、水稻种植及其它投资项目,切实为贫困户带来可观收益。与此同时,还通过帮扶完善村基础设施工程,持续为打造美丽乡村添砖加瓦。
何春萌到贫困户黄福星家中详细了解脱贫情况并提供建议。
与其他驻村扶贫干部不太一样的是,何春萌是携家带口来的。为了不让自己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缺席,同时保证有更多精力投入工作,去年8月,她把不到4岁的女儿从广州带到农村上学。“更多的是想多陪伴孩子,我并不觉得这对她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在农村上学,能学到很多城市里难以学到的知识。”何春萌说,她平时忙着入户、开会、工作,学习之余,她的女儿何姝橦就跟村里的小朋友玩,认识各类农作物,还在村民家里吃饭。她打趣地说,女儿在村里“混得”比她还熟,很感谢淳朴善良的村民,帮助她照顾女儿。
何春萌和村干部查看村中光伏发电项目运营情况。
何春萌的父母放心不下,便也跟着过来了,一家四口租住在村里,屋虽简陋,却因有亲情的陪伴而格外温馨。“都理解,自己的孩子,能帮就帮,我们做她的坚强后盾。”何春萌的父亲何全养在老家河南做了几十年的村干部,对基层工作和群众工作经验丰富,因此还可以常常向女儿传授各种心得。
帮父母择菜,和他们唠唠家常,忙于工作的何春萌并不经常有这样的机会
下班归来,何春萌难得闲暇,便帮助父母择菜,和他们唠家常,辅导孩子学习功课。日升日落,祖孙三代把皇华村当成了自己的家乡,何春萌的扶贫故事,仍在继续。
何春萌向村民了解目前生产恢复情况。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