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小伞”也能走致富路
■ 木 禾
春耕备耕忙不停,脱贫攻坚不停歇。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梅江区西阳镇的10个省定贫困村抢抓农时,有序推进扶贫新产业落地。在莆田村、直坑村,宛如小伞的灵芝、平菇、茶树菇,撑起了群众脱贫后的增收致富梦。(见《梅州日报》3月10日1版)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梅州作为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确保现行标准下相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村全部如期脱贫退出,极为关键。我们欣喜地看到,即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春季播种时节,我市各级职能部门和广大驻村干部使出浑身解数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指导和帮助群众恢复生产,值得点赞。
脱贫致富,一个都不能少。在疫情警报还没有解除以前,尤其需要党员干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如何想办法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扶贫工作,帮助农户在春季播下希望的种子,考验能力。农产品种植,技术是关键。灵芝、茶树菇等菌类食物,物稀价高,科学种植能带来可观的收益,大可鼓励农户广泛种植,为他们撑起致富梦。我市菌类种植历史悠久,特别是灵芝培育技术已日臻成熟,相关部门或企业有必要在生产、销售和深加工等方面拉种植户一把,助力他们走向致富路,与他们携手共同迈小康。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农产品想要卖得好,除了卖相要好,更少不了吆喝。在这方面,梅江区“合作社+互联网”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的做法,值得其他地方借鉴学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该区梅塘村12万斤杨桃滞销愁坏了农户,三角镇党委书记变身“促销员”在网上吆喝叫卖,短短数天,滞销杨桃变畅销甚至脱销,种植户愁眉变笑颜。当然,帮助农户解决农产品销路难题,除了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我们还可考虑通过消费扶贫、农产品展销会等途径,帮他们撑起增收致富梦。
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新冠肺炎疫情虽然来势汹汹,但在全国人民的奋力阻击下,病魔的嚣张气焰已经不复存在。当务之急,我们需想方设法逐步有序恢复生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特别是要帮助农户坚定信心融入致富道路,不能让任何一名群众在实现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