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疫线“五颜六色” 合奏“三好一正”
本报记者 吴丽伶
特约记者 刘洪桥 曾健锋
疫情发生以来,梅县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两促进。同时,该区汇集各方力量,形成了全民同心、众志成城的战“疫”合力,奏响“三好一正”主旋律,构筑起守护万家灯火的铜墙铁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甘当志愿者 红装齐上阵
走在梅县区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这么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主动请缨,自愿加入疫情防控第一线,守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看到大家都义不容辞地奋战在抗疫一线时,我觉得作为普通群众我也可以尽自己的能力做好小区‘守门员’,为社会贡献小小的力量。”年逾花甲的志愿者陈志明说。
党旗飘飘,无数基层防疫人员不辞辛苦当好人民“守护神”。(谢伟志 摄)
“我是党员,还是老支书,我带头先上!”简单的几个字,体现出了党员的不平凡。老党员叶木华带头成立了畲江镇上墩村杨梅坑突击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我把镇党委的号召宣传出去后,村民都非常踊跃,主动出钱出力参与抗疫。因此,我们服务队有相对固定的9人轮流在检测点值班,村民也自筹捐款9000多元用于防疫工作。”叶木华告诉记者。
在石扇镇新东村,昔日被党和政府关心关爱的贫困户也主动加入疫情防控一线,争做“最美逆行者”。“当时看到微信群说村里需要人帮忙的时候,我就报名了,想着反正还没有上班不如去做志愿者,也算是回报党和政府对我家的帮扶。”贫困户张顺主动帮助村民提高防控意识。贫困户张远锦还将家里仅有的一支红外体温计借给村里的防疫检查点。“能脱贫全靠党的扶贫好政策,现在发生疫情,我也要出一份力,报答党的恩情。”张远锦说。
志愿者为一线防疫人员义务理发。(梅县区团委供图)
据了解,梅县区团委联合梅县区志愿者联合会发出的倡议得到社会各界青年和志愿者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约有1.5万人次的各类志愿者在所居住的社区(小区)、村委协助工作人员做好宣传劝导、人员排查、防疫卡口检查等工作。爱心家园、启善、恒顺、南粤金梅花、嘉城义工等多个志愿者协会积极响应梅县区团委招募动员,先后组织3000人次的志愿者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参与社区、村委的防控服务。
逆行无止境 白衣特种兵
“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救死扶伤永远是第一位的。我虽然不能奔赴疫情重灾区进行救治患者,但我可以尽己所能、发挥专长为石下村做好疫情防控。”城东镇石下村卫生站村医刘德福说。疫情发生以来,刘德福顾不上需要人照顾的妻子,义不容辞提着药箱坚持每天为村里14名居家隔离人员上门测量体温,询问身体状况,并一一记录在案;同时对公共场所进行全方位的消杀,并主动请缨到村疫情防控临时检查站值守。
医护人员为准备复工复产的企业外地返梅员工采集咽拭子。(吴丽伶 摄)
在梅县区中医医院药剂室,医师们正忙着赶制中药汤剂、冲泡颗粒等。“我们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特色优势,赶制防疫中药汤剂、冲泡颗粒等,每天都加班加点煎药,将其免费赠送给粤东医院、高铁梅州西站、锭子桥车站、顺风客运站等疫情防控点一线的工作人员和部分复工复产的企业。”药剂科副主任郑栢平说。目前,该院共为一线防疫人员与复工复产企业单位免费派发了价值12.5万元的药物,包括中药汤剂5000包、冲泡颗粒1000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李春花自负压病房启用后,就一直与时间赛跑,冲锋在战“疫”第一线。“大家都会恐惧,毕竟有被感染的几率。但这个时候我不上谁上呢?作为党员,我也不能退缩。”李春花告诉记者。作为科室护士长,李春花要比别人承担更多的责任,付出更多的努力,但她说看到患者康复出院,感觉很开心也很自豪,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经过全区上下特别是广大医护人员和防疫一线人员的共同努力,梅县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在粤东医院救治的7名确诊患者中已有6名治愈出院,剩余1名患者病情稳定,有望于近期出院。“我们近期也对之前治愈出院的患者进行了多次复查咽拭子核酸检测和大便核酸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无复阳现象,并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粤东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双聘学科带头人、梅县区专家组组长李刚教授表示。
筑牢铁篱笆 蓝盾护忠诚
“我是老党员,我能坚持。”还有几个月就要退休的黄裕静是雁洋派出所民警,因腰椎第四、五、六节突出,平时要扎腰带才能正常工作,走路略显不便。面对疫情,他看到所里的同事走访排查、设卡防控执勤,每天忙里忙外,便主动向所领导申请到一线执勤。连日来,密集的盘查工作使得黄裕静略显疲惫,但他依然坚守在抗“疫”一线,践行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崇高信念。
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一线公安民警在梅县区还有很多,他们全力投入到这场战“疫”中,肩扛使命、守望相助,筑起了战胜疫情的牢固屏障。疫情发生以来,梅县区公安分局800多名民警、辅警、职工义无反顾投身“战疫”,走上大街小巷、走进千家万户,驻守在省、市、县际检查点,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留下了一个个最美的背影。
公安民警保障了梅县区人民的安全,而梅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则保障了市场秩序。连日来,该局对辖区内的药店、菜市场、餐饮店等开展拉网式排查,引导经营者规范经营,维持市场秩序。“我们举全局各所之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加大力度宣传,严格落实畜禽‘1110’制度,严查经营销售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对市场价格进行监管,严禁经营者哄抬物价。”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梅县区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认真履行防控职责,深入开展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坚守一线,强化联防联控,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目前,该局立案15宗,货值累计2.05万元,其中哄抬价格2宗,不按规定明码标价9宗,制售假冒伪劣疫情防控相关产品3宗,休市期间违法从事活禽经营案件1宗,目前案件正在调查处理中。
危难见真情 赤胆报家国
日前,印尼华裔总会及印尼梅州会馆永久名誉会长梁世桢先生伉俪、印尼华裔总会总主席黄德新先生、印尼梅州会馆会长陈志明先生联合向梅县区捐赠1.2万只口罩和50套防护服。“当我在总会发动募捐后,会员们都第一时间响应支持,很快就募捐到300多万元爱心款。”黄德新说,在得知中国国内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物资紧缺时,他开始四处寻找口罩、防护服采购渠道,克服重重困难筹到了口罩和防护服后以最快速度运抵回国。
爱心企业纷纷为防疫一线捐赠物资。(李璟潞 摄)
疫情的发展时刻牵动着海内外侨胞的心,在这关键时刻,广大侨胞迅速行动,尽心尽力筹集抗疫物资,全力支援家乡疫情防治工作,如加拿大全加客属联谊会和温哥华客属商会向梅县区捐赠100箱蜜枣,印尼万隆客属联谊会向梅县区捐资10万元,马来西亚霹雳嘉应会馆向梅县区捐资3万元……助力家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截至3月6日,梅县区共收到来自统战领域的捐款捐物1041.24万元,其中捐款871.13万元,捐赠医用物资价值约170.11万元。
“每怀故乡土,欲与共艰荣。”在得知家乡防护物资紧缺时,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梅州社团总会主席梁亮胜、古尔夫伉俪发动香港梅州社团高层人士以及身边的亲戚朋友,在国外多方寻找口罩采购渠道。最终,梁亮胜、古尔夫伉俪向家乡梅州捐赠了50万个医用口罩、20万副医用手套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此前,梁亮胜已定向捐助湖北抗疫善款200万元、卫生护理用品价值110万元,并提供246个酒店床位用于隔离病房,均已投入一线救治中。
疫情发生以来,梅县区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捐赠各种物资,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贡献,鼓舞了奋战在一线的工作者们,为该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定了信心。截至3月8日,梅县区慈善会共收到疫情防控爱心企业人士捐款447.004731万元,捐物价值20万元,合计接收款物467.004731万元;梅县区红十字会累计收到捐款178.39万元,防疫物资一批。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