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笃行|打好新时代 文艺传播牌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7月16日致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的贺信
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发展,而文艺是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梅州文艺事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壤。我们要紧扣“三好一正”工程,有计划地对古驿道文化、华侨文化、客商文化、民俗文化、迁徙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进行挖掘和整理。同时,围绕客家文化传统和精神,鼓励和支持文艺专家深入基层采风,开展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的文艺创作。
再好的内容,都需要载体和渠道来输出,才能形成传播力和影响力。因此,打好新时代文艺传播牌显得尤为重要。在载体和渠道上,可以积极向互联网思维取经,完成传统文艺内容的再包装,进行传统文艺作品形式的改造,在内容深度和传播广度方面下功夫。一言以蔽之,我们要在繁荣传统民俗、民情文艺创作的基础上,借助科学技术的翅膀传承发展传统文艺,构建更立体的梅州文艺品牌。如此前面世的广东汉剧数字电影《白门柳》和广东首部大型原创民族歌剧《血色三河》,就是本地文艺院团尊重艺术规律、创新平台载体,打造具有梅州特色、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品牌的有益尝试。
此外,文艺事业发展还要有现实关注和呼应,紧扣时代强音,紧贴发展进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既要有现代性的形,更要有文化传统意义上的魂。要加速推进文创产业发展,在宏观层面引导文创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进步,使其成为我市文化名城建设的强大引擎。(钟文伟)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