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公安:58项创新亮点 百分百平安守护

梅州网  www.meizhou.cn  2020-01-01 10:13   来源: 梅州日报
[报料热线] 2301111 13411225588 [报错有奖] 2278888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在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旧址,经常会有来自全市各地的公安民警汇聚于此,在中国红色政权首个公安局旧址上重温入党誓词;在大埔县公安局百侯派出所的“涌哥调解室”,“涌哥”刘万涌警官2019年主持调解群众矛盾纠纷86起,矛盾化解率达到100%,把一个个怨气满腹的“红脸人”变成尽释前嫌的“笑脸人”,成功将邻里间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去年以来,梅州市公安局以“对标一流、赶超先进”为目标,围绕“怎样在全省领先,怎样在全市领先,怎样赶超自己”三个层面,以“一把手工程”的力度,组织全市公安机关掀起“头脑风暴”。以58项创新亮点项目为抓手,在政治建警、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打造、打击犯罪、治安防控、服务群众等方面,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方面的精神和要求,为广大市民提供百分百的安全守护和百分百的顺心服务。

  ●刘 野 梅公宣

  传承红色基因,铸造忠诚警魂

  梅州是广东省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如何让红色土地上革命精神成为广大人民警察心中信仰之光、实践之力,是政治建警的关键。梅州市公安局以打造“全省公安机关红色教育基地”为目标,围绕“点线面”三个层面,打造“红色+”党建品牌:大埔三河派出所、梅县区雁洋派出所、警史馆、荣誉室、党建室等红色示范点已经基本完成建设,形成效应。同时,作为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要载体,还将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歌曲等红色元素融入到智慧新警务云学院、粤警党建和警员之家平台中,使其兼具在线传播、在线“传承”等特色功能。

  在红色资源的开发保护上,去年以来,市公安局通过深入挖掘考证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的历史定位,形成了数万字的论证材料,并多次组织召开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历史定位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和讨论了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的背景、经过及其政治影响、现实意义。经过考察论证,进一步明确了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为中国红色政权首个公安局的历史定位。目前已被有关部门授予“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梅州公安民警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大埔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

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旧址吸引了众多嘉宾参观。(何志林摄)

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旧址吸引了众多嘉宾参观。(何志林  摄)

  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最近,一条画面亲切活泼、语言诙谐幽默的短视频在大埔县百侯镇居民的朋友圈中广为转发。短视频的主人公、大埔县公安局百侯派出所教导员刘万涌,化身成为一位身穿警服的卡通人物,在他的“自述”中,“进得了群众门、听得了群众话、帮得了群众忙、交得了群众心。”是他的“业务规范”。2019年以来,“涌哥调解工作室”,已主持调解群众矛盾纠纷86起,矛盾化解率达到10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梅州公安去年以来深入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项目,在全市范围创建8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示范点,创新探索“一所一品”“一所一特”做法为抓手,推动“枫桥经验”在梅州大地生根开花。

  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打击犯罪效能

  警务科技发展是提升打击犯罪效能的强大推力。在各县(市、区)公安局,“县级大合成作战中心”平台的建设,为当地基层案件侦破插上科技的翅膀。据了解,县级大合成作战中心依托“结构化光存储”系统,主动拥抱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科技,立足现有软硬件资源,形成指挥调度、反恐处突侦查破案等功能于一体的多警种合成作战模式。自运行以来,兴宁公安协助侦破案件580宗,参与抓获嫌疑人1200多人;五华公安侦破刑事案件81宗,协助办案单位落地抓捕违法犯罪嫌疑人151人,抓获逃犯57人。

  公安交警部门与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形成“信息共享精准打击”工作机制,筛选出多次非法超限超载且未处理的货运车辆作为重点关注车辆,对多次非法超限超载的货运车辆实施精准打击。公安交警、交通、高速公路等部门密切配合取得了丰硕战果,共查获超限超载、多次违法未处理的违法货运车辆40辆(未处理共计409次),通过打击带来的震慑效应,货车驾驶人主动到交警部门接受处理共498辆次。

  打造动态立体化巡逻防控体系

  在动态巡逻查缉机制的建设方面,市公安局优化整合巡警、特警、移动警务车和省际治安检查站警力资源,打造“重点守、线上巡、面上控、圈层堵”互补闭环的立体化巡逻防控体系,创新建立动态巡逻查缉机制,为坚决打赢国庆安保维稳攻坚战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实战支撑。

  自该防控体系启动以来,共出动巡逻警力4.5万人次,巡逻车辆2.1万车次,盘查车辆9.43万辆次,盘查人员25.71万人次,调解现场治安纠纷行为68起,救助群众163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78人,大大提升了见警率和管事率,街面警力快速反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市刑事警情数同比2018年下降12%。

  智慧校园安防筑起“护苗”安全网

  在五华县田家炳中学,近期出现的“刷脸”门禁系统让很多师生倍感安全。作为试点,五华县依据学校类别,分别建设“平安视频+人脸识别系统+道闸”和“平安视频+人脸识别系统+一键报警”两类智慧校园安防系统,由县公安局、派出所、校园保卫三级实现预警处置。无论何时,只要有可疑人员走进校园,将会触发警报,从而达到主动预警,及时高效处置突发事件。实现了向科技要警力,用科技守护平安。 目前该系统已布建8间中小学校,共有效拦截非校内师生263人次,发现可疑人员42人次。同时该安防经验还在全市范围的幼儿园、中小学进行推广建设。

  智慧警务助力“平安梅州”建设

  在平远县省际边界地区,平远警方新建了100个治安视频等智能化感知设备,逐步建立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智慧安防圈,通过平台智能分析,智能识别常住人员、外来人员、在逃人员等,同时通过短信方式实时推送到当地派出所,实现对省际边界进出人员预警、处置,有效提升省际边界治安防控能力。

  与此同时,公安网警部门在全市各主要干道、卡口布建感知设备,以“智慧新警务”为依托,通过紧紧拥抱省厅大数据平台,建立起“全息档案库”,只要一个身份证或者一个手机号码,就能立刻搜索到想要的信息,实现了检索效率从以往的30分钟到现在秒级的突破,有效打通全市各局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在“净网16号”(“飓风132号”)专案行动中协助打掉了5个集倒卖手机卡、银行卡、工商执照、企业对公账户及非法接码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全链条的黑灰产业犯罪团伙,捣毁犯罪窝点9个,协助落地102人,抓获涉案嫌疑人105人。

  这项技术还有力支撑了2019飓风专项打击127号和132号的收网行动,协助抓获168名犯罪嫌疑人,让犯罪分子无所遁形。

  无纸化智慧办证群众办事不再难

  2019年11月1日,粤东地区首个出入境智慧办证大厅在我市正式启用。作为梅州公安落实“数字政府”建设、智慧新警务建设等又一重大举措。2019年以来,梅州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放管服”改革,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体验更好的出入境办证服务,解决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来回跑、不方便等突出问题。

  据了解,智慧办证大厅分为智能导服区、智慧受理区、自助服务区和自助签注区四个功能区,突出五个成效:一是无缝对接电子档案系统,实现无纸化审批;二是实现与“粤省事”小程序、国家移民局APP等网上取号和线下取号互联互通;三是开发的微信小程序使手机也可自助办理出入境业务;四是提供免费照相,节约群众办证成本;五是提供更多的自助体验和智慧体验,根据申请人身份、年龄等信息,智能分配到人工窗口或智慧窗口。智慧办证大厅真正实现了智慧、高效、便捷的为民服务理念,能够有效应对日均上千的办证量,是可复制推广的“梅州模式”。

责任编辑: 张开帆

>>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