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手记|弘扬客家精神 加强品德教育
弘扬客家精神,对加强小学生品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客家人,我们要在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融入客家精神“素材”,潜移默化提升小学生的家乡自豪感,传承客家优良品德。经过探索,笔者总结出客家精神可以在校园活动、课堂教学中这样体现:
学校定期开展有关客家精神的讲座或者少队活动。活动前,师生可共同搜集有关客家人的历史资料或者有关故事,在活动过程中互相交流。如讨论客家人的祖先、迁徙历史等,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对家乡充满自豪之感。
在各学科中渗透客家精神的学习。比如,语文课堂中就有爱国主义思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诚信友爱等美好的客家精神;数学课堂可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严谨认真的良好习惯;音乐课堂可以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奋发图强等良好品德。
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客家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对学生人格的塑造非常重要。我们在学校的黑板报及各种宣传栏中,介绍及弘扬客家精神,让学生逐步地了解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学校还专门成立了客家山歌兴趣班。请客家山歌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山歌培训,不只是培养客家山歌的传承人,更是让客家精神能够得到弘扬。特别是优秀的客家山歌,让小学生经常吟唱,起到潜移默化的客家精神熏陶。
在各种实践中落实客家精神。让学生了解了具体的客家精神后,还要落实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引导学生在家里孝敬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习方面能够刻苦学习,为了美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不定期组织学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问候老人。去孤儿院关心孤儿,给孤儿温暖,培养学生善良品德。规划好自己的零用钱,给需要资助的贫困人士送上温暖。经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客家精神。
(梅县区德兴小学 黄利华)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站活动

梅州楼市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