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议事厅丨两口鱼塘融为一体怎么分?
话题讨论:邻居黄叔和张叔分别有一口鱼塘,两口鱼塘只有一堵泥墙之隔。黄叔的鱼塘比较大,养了特别多鱼。连续不停的春雨让河水暴涨,两口鱼塘融成一体。张叔看到天晴了,立刻拿渔网去自己鱼塘里捕获了大量的鱼。这时黄叔有意见了,说你分明是抢我的鱼。张叔说我只是在自己鱼塘里捕鱼,你认得出哪条是你的?两个人大吵起来,争执不休,村委书记也没办法调解。对此,你觉得怎么处理比较合适?
(张永胜)
林晓君: “远亲不如近邻”,张黄两人都有养鱼的经验和爱好,可以经常交流饲养鱼的经验和技术,一起增加“养殖”效益,因为“一条鱼”伤了和气不值得,村书记可以约谈两家人,解释说明争吵与合作的利弊,化矛盾为动力。
黄明:黄叔和张叔类似的纠纷在农村很常见,要知道池塘里的鱼是谁的也很简单,只需要各自提供近期的购买合同即可分辨,张叔很明显是不当得利,现在由双方自行通过友好协商进行处理已不太现实,需要通过当地村委或司法人员进行调解才行。乡邻的口述加上对张叔的教育引导也必不可少,如果张叔觉得鱼还是自己的,黄叔只能以对簿公堂的方式来解决了。
温丽容:从道理上说,水漫两口鱼塘,鱼不一定就是大塘涌向小塘,也可能反其道而行之,生活中有些事不见得都能理得清。黄叔更应该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亡羊补牢”改进鱼塘设施免得重蹈覆辙。
黄语晞:一场纠纷只为鱼,送他几尾又何妨?农村这种利益纠纷越来越普遍,蝇头小利也能争个你死我活,黄叔张叔如果处理不当,势必造成关系紧张,甚至长期对立。如果不走法律程序,可以借助农村有威望的长辈、相互信任的村干部、教师来调解。
陈柳:在出现利益纷争前,双方就应该未雨绸缪,事先把分界线加高加固,但事情既然发生了,后悔也于事无补,只有看怎样把损失降低到最小。在捞鱼时如发现自己没放养这品种的鱼,就应该是对方的,把它们放回对方的鱼塘里去。而张叔鱼塘小,对自己有多少鱼应该心知肚明,总之,意外之财不能要,千万不要因一点鱼而伤了邻里之间的感情,那样得不偿失。(何碧帆 整理)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站活动

梅州楼市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