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公里如咫尺!全国首例5G远程人体手术顺利完成
医生和患者相距千里,这样的手术也能做?
答案是:有5G,当然能!
16日上午,中国移动携手华为助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成功完成全国首例基于5G的远程人体手术——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
位于海南的神经外科专家凌至培主任,通过5G网络实时传送的高清视频画面,远程操控手术器械,成功为身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一位患者完成了“脑起搏器”植入手术。
“脑起搏器”手术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向大脑深部神经元核团精准放置电极并施以电刺激,达到改善病人病症的效果。
本次5G远程手术用时近三小时,患者四肢震颤、肌肉僵硬症状,在“脑起搏器”电刺激下立即得到明显缓解,术中磁共振扫描见脑内电极植入位置精确。
那么,北京和海南相距3000公里,这个“5G远程人体手术”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呢?
凌至培主任表示:“我在北京和海南两地轮换工作,本次手术是在海南工作期间,有北京的帕金森患者需要进行手术,且患者不宜飞往海南。借助中国移动5G网络的保障,首次实现了海南、北京两地远程手术,解决了4G网络条件下手术视频卡顿、远程控制延迟明显的问题,手术近乎实时操作。”
5G网络在效能上相较4G提升近百倍,将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创造更多可能,那么5G远程医疗,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
通过5G智慧立体急救网络的智能监测和AI技术,识别突发病情,调配急救资源;
5G网络实时规划最优急救路线和传输视频,为120急救车“铺路”;
5G救护车将患者生命体征数据实时传送回医院,医院专家实时监测、指导,在来医院的路上争分夺秒地抢救生命;同时,也为入院抢救患者提前做好准备,同时车载无人机在5G精准导航下,快速转送急救药品、血液、样本;
患者到达医院后,急救团队可立即投入抢救,为患者争取宝贵时间;
当然,如果你所处的地区没有所需的专家,那也不用担心,远处的专家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实现实时远程指导或者手术治疗;
患者诊疗康复出院后,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在线复诊、咨询。
5G和大数据的配合,还能够实现病患信息在患者、医生以及医院各部门之间的灵活交互,医生可对系统内医疗数据进行收集和积累,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从而实现连续和准确检测。
此外,5G远程医疗应用,能迅速突破、广泛普及为患者生命的急救赢得加速度,持续降低医疗成本。
南方+记者:郜小平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站活动

梅州楼市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