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计局市人民医院:我市正努力构建15分钟就医圈
本报讯 (记者钟妃彬) 日前,市卫计局局长林雨兰、市人民医院院长钟志雄一行作客 “行风热线”直播室,围绕市民关注的疾病防控、医改、公共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医疗服务质量、就医体验等方面的问题与广大市民进行沟通、交流,现场答复市民提出的疑问和投诉。
■40个项目建设逐步构建15分钟就医圈格局
市民姚先生建议,政府要加大对医院的投入和建设,在城市的扩容提质中,要考虑群众的需求,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上线嘉宾答复,目前我市在医疗卫生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是前所未有的,省财政给予我市资金支持25个亿,带动了全市近100个亿的建设投资。去年以来,我市医疗卫生的建设项目就有40个,市级的6个,县级34个。市级的包括了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的整体搬迁,市人民医院和嘉应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大楼的动工建设,民营的东山医院和紫合医院这两家三级医院的动工建设。我市34个县级项目中,有5个中心卫生院升级为县级医院;另有兴宁市人民医院、蕉岭人民医院、大埔县中医院等9家医院的整体搬迁;14家县级医院改扩建及6个县级急救体系的建设项目。上线嘉宾表示,项目建成后,能很好地为梅州市民构建15分钟就医圈的格局,群众就近就医的问题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临床路径和按病种分值付费有效规范检查项目
王女士咨询,医改后,一些群众感觉过度治疗似乎少了,但过度检查多了。群众呼吁杜绝过度检查,规范检查项目。
上线嘉宾答复,我市目前采取两项制度进行管理。一个是推行临床路径管理,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另一个是通过推行按病种分值付费的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促使医院主动降低成本,规范检查。临床路径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一制订,是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根据临床路径,每个病种都有一整套的检查、诊断、治疗的标准,哪些项目必须查,哪些项目可选择查,都作了明确规定,监管也就一目了然,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提高质量的作用。按病种分值付费,就是医保部门按照每个病种分值预先确定的结算金额与医院进行支付结算。检查多、成本就高,则亏损;检查少、成本就低,则赢利。这样就能够促进定点医院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医疗成本。如果市民觉得检查项目过度,可向医院和卫计部门进行反映。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站活动

梅州楼市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