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消委会提示:大金额消费应与家人商议 警惕以下陷阱
本报讯 (记者李玉娇 通讯员王桦)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银发经济”日益升温,一些无良商家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急于解决健康问题等特点趁虚而入。今天是重阳节,为避免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市消委会专门发出消费提示,提醒老年人消费时谨防落入消费陷阱。
■警惕甜言蜜语不要轻易透露家庭信息
一些不法商家以免费送鸡蛋送小礼品等方式,拉老人参加免费讲座,让老人觉得被人贴心关怀或捡到便宜而放松警惕,借机非法谋取暴利。市消委会提醒老年人,应高度警惕推销者的甜言蜜语,更不要把联系电话和家庭情况透露给对方。在需要购买尤其是金额过高的产品前一定要谨慎,应与家人商量或咨询医生后再购买。
■警惕“免费旅游”背后的陷阱
一些不法商家以“低价团”或“免费游”的幌子吸引老年人上门参团旅游,在旅途中带领老年消费者前往特定的保健品商家处诱骗其购买产品。事实上,非旅行社是不允许组团旅游的,对保健品公司为推销产品组织“免费旅游”应该保持警惕。市消委会提醒,老人如有出游计划,应事先与儿女商议,选择正规旅行社,切莫贪图小便宜。
■购买保健品要到正规机构
市消委会提醒,保健食品是特殊食品,不能替代药品,老年人身体不适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治疗,听取医生的意见,并根据医嘱有针对性地治疗。即使要购买保健品,也要到正规机构或正规药店购买。购买前,可以根据包装上的信息,查询其是否是正规产品,购买后及时向商家索要购买凭证,以便事后出现问题用于维权。一些兜售保健品的销售人员多数不提供公司名称、固定营业场所、营业执照和联系电话等信息,一旦出现问题就很难维权了。因此,消费者应提高防范和辨别意识,不要轻信商家的宣传和诱惑。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站活动

梅州楼市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