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正开展“史上最严”网约车专项整治行动
据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
安全事故频发,把网约车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眼下,全国正开展“史上最严”网约车专项整治行动。全国安全大检查进展如何?给网约车市场带来哪些变化?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网约车的有序发展?围绕公众关心的这些问题,新华社记者近日在北京、上海、福州等城市展开了调查。
网约车平台抓紧整改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各地的安全检查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例如,上海多部门从9月7日起多次进驻滴滴(上海)公司开展安全专项检查。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表示,将联合公安部门对网约车平台开展每周不少于2次的进驻式安全大检查。同时,在全市重点区域加大路面执法检查力度;福州市有关部门表示,将在全市网约车平台推广安装车载智能终端设备,该设备具备摄像、录音、一键报警等功能。滴滴出行、高德地图、美团打车等多家网约车平台已作出相关业务调整。
行业发展需加强引导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这场安全大检查下,网约车司机合规成本增加,运力出现紧张,同时,乘客重拾路边打车,但某些路段仍有不便。在上海浦东工作的张晓娜说,为了安全考虑,最近回到路边打车了,如果碰到高峰时段或者偏僻路段,要等很久,而且有的出租车显示“待运”也不停。此外,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对网约车“本地车、本地人”的监管要求,尚未完全落到实处,还存在“部分已完成订单的机动车驾驶证号为空”“部分订单缺失”“部分注册账号司机信息不全”等情况,安全隐患和漏洞仍不少。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网约车这一新业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监管部门从来不主张“一棒子打死”,也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措施。未来,相关部门要尽快与平台对接车辆和驾驶员信息、派单和运价机制、运营情况等数据,建立起对网约车行业的有效监管,引导行业有序发展。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站活动

梅州楼市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