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教育】多形式渗透 法制教育
据广东省检察院近期公布的校园犯罪数据显示,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龄化趋势,年龄10到13岁的犯罪占到70%。可见,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那么,在校园里渗透法制教育,该如何有效地具体实施呢?
依托社会资源,让法制进入校园的每个角落。学校可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请司法、检察院的工作人员来学校作讲座,宣传法律知识、分析案例,渗透法制教育。还可以在校园里建立法制教育基地,设立展室,定期更换有关的政策、法规、案例、警示,普及法律知识,每个班级每月至少要去观摩一次,中高年级学生写观后感,低年级学生谈感想;还可以跟少管所、戒毒所、少年法庭等单位联系,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倾听那些真实的故事;可以设立模拟法庭,让同学们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来模拟判案,激发兴趣。
整合教育资源,强化法治意识,实现知行合一。比如学生可以把自己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观察到的违反校纪校规的人和事以及违法行为,编成故事、小品、相声、哑剧等进行表演,让同学在观看过程中受到教育;学校还可以举行法律知识竞赛,以赛促学。此外,主题班会是学校法制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平台,学校组织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班会,让学生各抒己见,认识法制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校报、板报、宣传栏、电子屏、学校网站等宣传平台的作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深入到社区进行宣传,向居民宣传法制知识,增强其法律意识。
(新城中心小学 李玉华)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站活动

梅州楼市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