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丨推行2.5天假期制刺激消费,合适吗?
话题缘起:为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作用,将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3月以来,浙江、江西及甘肃陇南市等地相继推行2.5天假期制刺激消费。一些外省市网友大呼羡慕,一些网友则担忧,若没有相关配套措施跟进,单纯为了刺激消费的2.5天假期制,可能只是“好看”而已。
休2.5天假是拉动消费好办法
■ 郭元鹏
拉动消费的目标好制定,然而如何促进消费则是不小的考题。拉动消费需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手里有钱”,一个是“有了时间”。如今百姓“手头宽裕”,现在要拉动消费则需解决“有钱的时候没有时间”的问题。时间从哪儿来?除了需刚性落实年假制度之外,就需要让 “一周休2.5天”真正落地。
“一周休2.5天”休假模式的提出有些年头了,各地早就出台了“鼓励政策”,问题是提出后也只是“热闹一阵子”就“随风飘散了”,真正实施“一周休2.5天”模式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几年下来,“一周休2.5天”还是水中月、镜中花。
部分省市在疫情时期重提“一周休2.5天”休假模式,是很有勇气的。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很多地方都开始鼓励“双休日”变“单休日”,甚至有的地方提出把“单休日”变成“无休日”,还有的表示可以取消年假。主要目的就是“把损失的时间补回来”。应该说,把经济损失补回来是对的,但是只重视“发展生产”,不重视“引导消费”,对于经济的发展来说,也是没有好处的。或者说,“只赚钱不花钱”并不利于经济发展。
拉动消费,是让“一周休2.5天”落地的好机遇。降低疫情造成的经济影响,我们真的需要重提“一周休2.5天”。让更多人在“有了钱的时候”,还能“有了花钱的时间”,才能真正拉动消费,促进经济繁荣。不过,想要真正落实“一周休2.5天”,不能指望苦口婆心“鼓励”,不妨来个霸王硬上弓,把“鼓励”变成“必须”。
推行2.5天假的条件尚不成熟
■ 江德斌
2015年8月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也曾提到,鼓励弹性作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更多假期、更多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考量因素。此次浙江、江西及甘肃陇南市等地推行的2.5天假期制度,可谓有章可循,也能进一步增加休闲时间,刺激文旅消费。不过从现实社会情况看,“2.5天假期”的实施条件并不成熟,容易沦为极少数人的福利,不宜全面推广。
据此前媒体的调查情况看,各地欲推行2.5天假期制时,普遍存在落地难的尴尬,诸如窗口单位无法保障服务、工作量太大、人手不足等现实条件制约,导致2.5天假期制大都夭折。而且,目前2.5天假期制也有明确是“有条件”的单位而不是全部单位、企业统一实施,这就容易造成苦乐不均,最终沦为极少数人的福利,引发大众的不满。
更何况,现在很多地方的单位、企业连每周2天假期都未能落实到位,存在职工正常休假无法得到保障,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加点,又不敢去申张休假权利的现象。因此各地更该将精力放在把2天假期制落实到位后,再去考虑更多的假期制度。很显然,各地推行2.5天假期制过于理想化,若单纯为刺激文旅消费的做法,也过于短视,难以获得社会舆论和民众的支持,最终可能还是会沦为纸上谈兵。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