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A股市场受多件大事件影响整体弱势
本报讯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原油价格战等各种小概率大影响事件相继发生并叠加,让全球证券市场遭遇了十年一遇的宽幅波动。所幸我国市场参与者的极端悲观情绪正在平复,那么后市的波动幅度也会跟随慢慢收敛,这与A股市场成交量的逐渐回归是匹配的。
今年一季度,我国股票市场的表现是:沪指跌幅9.83%(振幅15.75%)、上证50跌幅12.20%(振幅19.27)、创业板指涨幅4.10%(振幅29.16%)。整体而言,市场基本被盘外因素控制,一季度行情表现前端受我国疫情影响明显,但期间很快被我国货币政策所对冲;而后端则受海外疫情叠加原油价格战影响更大。市场整体弱势,短期内各种估值体系都暂时失效,海内外一致的极度恐慌情绪成为影响走势的最主要因素。好在最近一周来看,我国已经基本阻断全国本土疫情,且经受住了海外回流的二次暴发风险;那么在一二季度交替的这个时间节点,我们可以粗略判断,A股市场已经摆脱疫情的情绪影响,后市即将走向寻求经济的确定性。
当然,外围(尤其是美国)的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仍在快速增长,同时我们市场的自主性还不是很高,基本是低波动跟随外围市场来回反复。指数回踩下来做个大型双底的概率是有的,因为当前市场总的趋势不好,而美国为首的西方主体的新冠肺炎疫情暂时还没有到达拐点。但悲观之下有两个因素是积极的,一个是美国自身道琼斯指数都没有创新低,我们担心A股要创新低属于恐慌过度;另一个是最近一周的走势对比来看,我们的弹性只有美股一半左右,且传递影响也正在递减。当流动性危机过去,市场的定价能力逐渐恢复,后面的走势并不应该完全重叠,而是各自按照本身情况去定价。而我国的疫情是控制得最好的。换而言之,A股市场再次刷新低点的概率不是很高。
结构上,国内疫情已经脱敏,中期的指数在趋势上会逐步向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和陆续出台的经济数据互相验证后靠拢。在这个阶段,个人判断权重会强于中小创。依据有两个,一是从基本面出发,疫情造成经济创伤是必然的,而持续的隔离带来的是大量基层劳动力的民生困境。科技也无法解决就业,那么以国企为代表的权重必然要逆势加杠杆踩油门带动就业。二是从场内出发,机构的科技仓位配置过重,一致性抱团之后高位科技股的反扑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情绪之后A股的问题不在指数,指数在短期内也没有非得新低的必要,投资者可以保持适度仓位等待转折点到来。
总的来说,目前市场处于支撑完成等待修复的过程,个股也很快就要进入估值回归。从以人为本出发,就业的基建、民生的食品消费、拉动经济的汽车消费会是相对较好的切入点。 (东莞证券梅州分公司投资顾问 林伦杰)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