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合花下诗草香——寻访黄遵宪书斋《人境庐》

梅州网  www.meizhou.cn  2020-03-27 12:07   来源: 梅州日报
[报料热线] 2301111 13411225588 [报错有奖] 2278888

@@98656@@_rb23b_zhn03116

人境庐内景

  周溪畔的天空是那样澄澈,撑着一片无染的蓝,寻访黄遵宪先生故居,内心当然是雀跃的。

  黄遵宪先生故居“荣禄第”是非典型的客家古民居,我是客家人,对客家民居熟悉得很,亲切,但没有新鲜感。故居中最让我流连忘返的是读书会友的书斋“人境庐”,取意于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名句。这座建筑既充满了西洋风情,又渗透着深深的古典气息,是中外文化碰撞的产物。1884年春,由黄遵宪先生亲自设计建造,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门楣上写有“人境庐”三个字,为日本书法家大域成濑温所书。我抬头看啊看,倒是想把这位老先生的心思看出来,到底小家子气地在心里嘀咕:“先生真是媚外,自己国家那么多文人墨客随便哪个人不能书?非要找个日本人来写中国字,没意思得很。”转念一想,老先生主张学以致用,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既然如此又有何不妥?一个人热爱自己国家的文化,同时又兼容并收其他国家的文化,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字两旁画着画,有些旧,透着深深浅浅的颜色依稀可以找寻当年的光彩照人。屋檐很是讲究,雕着古典的花,粉着绿色的漆。屋顶上灰瓦挨挨挤挤、整整齐齐地伸向远方,伸向悠远与深邃。四周围绕着的却是绿色的琉璃瓦,像是给屋顶镶嵌一个绿色的边框。

  从门楼进去,首先看见的是绿色的花圃,然后是灰旧的墙,应该是书斋的屏风,墙上镶嵌着绿色琉璃窗,每九个镂空的琉璃小窗组成大窗,每个大窗间或地排列在墙上,让人忍不住去窥探窗里窗外的风景,甚至会不自觉地对比起来:是这里的花更香,还是那儿的叶子更绿?墙上有青苔,有些白灰早已脱落,墙根发黑,如墨迹,斑斑。

  从书斋屏风左侧进去,迈出拱门,曲径通幽,花木掩映,景致清雅。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砖都见证了黄遵宪先生创作和生活的轨迹。

  行走在“七字廊”内,看到两株植物,正开着花。叶椭圆形,深绿色,叶面新鲜光泽,稍起波皱,边缘稍反卷;花朵圆球形,花瓣肉肉的,外面的几瓣浅绿色,内两轮纯白色。我认真看了看钉在墙上的字:“夜合花,国家三级古树,树龄116年”。呀,原来这就是“夜合花开香满庭”中的“夜合花”,甚喜。

  “这花树那么老了呀……”我自语。

  “是啊,是黄遵宪先生当年亲手栽的,原树枯了,后来有人续育其根苗,又重新生长开来。”同伴接话。我顿时对这两株植物肃然起敬起来,围着其中一棵转来转去,我踮起脚尖,闻了闻花香,有些苹果的甜。此时,仿佛闻到了诗草的芬芳,隔着一个世纪,从遥远的地方传来,依旧芬芳到每一个来这里寻觅的人。

  黄遵宪先生是我国近代社会的先进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义和团运动。他出任驻外使馆官员达十四五年。在长期的外交生涯,他不但能在自己职权范围之内,尽量做一些有益于我国人民及维护国家主权的工作,而且还非常注意考察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制度。他是著名的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有“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之称。在诸多身份中,他首先是一个诗人,我最感兴趣的是他的诗人身份。

  黄遵宪先生三岁咿呀学语时,曾祖母李氏就对他口授《千家诗》,进行文学启蒙教育。四岁入学,天资过人。十岁时,塾师以蔡蒙吉诗句“一路春鸠啼落花”为题目,教他学习写诗。他的诗有“春从何处去,鸠亦尽情啼”之句,出语不俗。塾师很是吃惊。次日,又以“一览众山小”句命题,黄遵宪先生当即答道“天下尤为小,何论眼底山。”这简短的一句诗,犹如石破天惊,显示出少年黄遵宪先生的诗才与志向,让他迅速成了受乡里推崇的小才子。

  黄遵宪先生不愿意过那种“埋头破屋”“皓首穷经”的儒士生活,主张“经世致用”,立志“要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求得留名青史。他和当时的大部分年轻士子一样,也积极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20岁那年(1867年)春天参加院试,考中秀才,同年夏天风尘仆仆赶来广州乡试,结果名落孙山。正所谓“书在肩挑剑在囊,槐花空作一秋忙”。三年后再考,仍然落第。1873年考取“拔贡生”,以新科拔贡的身份第三次进入省城考试,依旧败北。虽然科场频频失意,青年黄遵宪先生却不坠青云之志。他广交朋友,博览群书,究心时务,为以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固的基础。1874年,黄遵宪先生以拔贡生的身份,凭借父亲在京城任职的机会,选择北上应顺天乡试这条路,终于在1876年中举,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从此踏上了新的人生旅途。

  走上五步楼,来到十步阁,木窗分着小格,清风徐来,阳光温和,透着一种恬静淡然、古朴典雅的格调。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透露文化气息,“五步楼,十步阁”取自《阿房宫赋》中“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而“息园”上有黄遵宪先生亲自撰写的对联:“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不自觉地想起苏东坡词句:“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这是多么美好安静的心境,颇有仙风道骨之情怀。

  凭栏举目,房屋精致,类似日本房屋的风格;书房“无壁楼”形如日本的船舱,三面环窗更是体现了西式风格,门呈拱形,且会客厅及卧室等大多设置为多门多窗式,红窗朱门。或许因为黄遵宪先生是个外交官,见多识广的缘故,房屋的设计融入了不少西方文化。

  同行的文友对我说,“我小时候和同学们经常到这里玩,没有上锁,楼上很多书,很旧,我们都翻来看。”我心生羡慕,如果我小时候住在这附近多好?我也常常来翻看老先生看过的书多好?这样我就能和他亲近一些,或许能沾点墨水,沾点才气。心里默念:老先生,我和您一样,也是客家人呢,我也姓冯,和您笔下的冯将军同一个姓……总是想拐个弯找到和老先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陡然生出些无关的自豪感。

  “后来这些书呢?去哪了?”我问。

  “不知道啊,三四十年前的事了。当时到处都是,我们只是来玩。”他答道。

  我的心莫名地伤感起来,甚至暗暗期盼,那时有哪个爱书的孩子,偷偷地带几本回家,躲在安静的角落细细地读……

  走出书斋,什么都没有带走,除了那蓊郁的诗草散发出的清雅幽香。

  文燕茈 图夜色光明

责任编辑: 罗伟新

>> 精彩图文

  • 26日,梅州无新增!广东新增12例境外输入
  • 七届市纪委六次全会召开,陈敏张爱军陈建青王庆利出席
  • 铆足力气加油干 !梅江区风眠艺术小镇复工现场机声隆隆
  • 七届市纪委六次全会 举行第二次会议
  • 吴晓晖要求做好全市统计和人口普查工作:提高数据质量提供科学参考
  • 榜样的力量!第四季度“梅州好人”公布
  • 陈俊钦主持召开专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强调:全力维护全市社会大局稳定
  • 中国共产党梅州市第七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决议
  • 省道安办来梅督导检查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 梅州学生开学或有时间表!是时候收拾书包了
  • 累计82404例 美国成为全球新冠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
  • 世卫组织:全球累计确诊病例465915例 死亡21031例
  •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梅江区:做好活化文章 建设诗画梅江
  • 中国28日起暂停持有效中国签证、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
  • 国家卫健委:新增境外输入54例 浙江出现本土病例
  • 洗车吗,24小时服务那种?车主:Yes!周边住户:NO!
  • 古特雷斯敦促G20领导人制定"战时计划"抗击疫情
  • G20特别峰会闭幕 将启动价值5万亿美元的提振经济计划
  • 今起从广州入境人员全部就地或在目的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 今起从广州入境人员全部就地或在目的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 新冠特效药还有多远?人人都要打疫苗吗? 院士解答
  • 离通车目标又迈进一步!大潮高速沥青下面层试验路正式开工
  • 张爱军调研影院文化场所复工营业准备情况:加快恢复正常营业 激发城市生机活力
  • 英逾50万民众志愿抗疫 比预期目标多一倍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法军人员从伊拉克撤离
  • 联合国发起新冠肺炎全球响应计划 所需资金总额20亿美元
  • 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中国已对89国 4个国际组织实施抗疫援助
  • 美参院通过2万亿刺激计划目的:防止经济陷入严重衰退
  • 不勒耳朵的口罩来啦!梅州企业自主研发,日产量可达30万只!
  • 民生沟通|兴宁事业单位招考今年大概在何时?
  • 民生沟通|企业经营“三酸两碱” 需符合哪些要求?
  • 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2020年供养标准公布
  • 梅州市应急管理局提醒您:复工千万条 安全第一条
  • 争鸣
  • 国象世冠候选人赛紧急中止 中国代表团回国
  • “订单式”帮扶是一颗“定心丸”
  • 辽宁宏运俱乐部或将解散 球员讨薪前景堪忧
  • 东京奥运会开始漫漫重启路
  • 中国男足三亚隔离 检测无人感染新冠病毒
  • VR看车、直播聊车...梅州车行线上线下发力促行业回暖
  • “信易贷”工作显成效!广发银行梅州分行首尝“头啖汤”
  • “银税互动”破解 复产企业融资难
  • “不见面”助企业防疫物资出口
  • 我市部分景区恢复开放
  • 梅州旅游业积极作为盼春来
  • 足不出户 云游梅州
  • 春光无限 忍忍何妨
  • 乡愁是一首最美的诗
  • 因势而创新——读《爷爷和玻璃罩煤油灯》有感
  • 惊堂木又拍
  • 活着本身 就是一种意义
  • 心斋坐忘
  • 春风有信 山河生辉
  • 春和景明
  • 无处不思念
  • 春行(七律)
  • 冬日里晒菜干
  • 梅江要闻|美丽乡村+脱贫攻坚
  • 城北镇:绚丽之花开满城乡奋斗之路
  • 梅州市梅江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
  • 夜合花下诗草香——寻访黄遵宪书斋《人境庐》
  • 春天的故事(外一首)
  • 人社部:加快实施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稳就业
  • 第三批中国赴意大利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米兰
  • 韩国教育部考虑给中小学生安排网课
  • 英国或于3周后迎来重症监护需求峰值
  • 两部门联合公布依法严惩哄抬物价犯罪典型案例
  • 民航局决定进一步调减国际客运航班运行数量
  • 商务部: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 商务部: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 中央指导组:咬紧牙关攻坚克难 加强重症患者救治
  • 习近平复信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
  • 2020年梅州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出炉!最高每月1240元
  • 梅州学生开学或有时间表!是时候收拾书包了
  • 25日,梅州无新增!广东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1例
  • 各路神通显身手!无人机宣传、机器人巡逻...来看梅州“硬核”抗疫
  • 吴晓晖到平远县调研基层应急管理“四个一”建设
  • 陈晓建在梅州文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努力谱写梅州文学新的篇章
  • 省民宗委检查组来梅检查宗教活动场所疫情防控工作
  • 梅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抓住机遇加强协作共谋发展
  • 好消息!梅州计划在年内实现全市“一站式”用血费用直接减免服务
  • 张爱军:开展“拔钉子”行动 加快项目落地建设
  • 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 李希马兴瑞王伟中出席会议
  • 大埔:践行“枫桥经验” 打造百侯样板
  • 认准了!梅州这三个生产基地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
  • 荷比卢三国新冠肺炎病例继续增长 比利时华人医生组建抗疫服务队
  • 记兴宁市水口镇党委委员罗丽:基层“疫”线凝聚巾帼力量
  • 重庆一被告人销售伪劣口罩被判刑并处“从业禁止”
  • 中国男足三亚隔离 检测无人感染新冠病毒
  • 吴晖到华阳镇调研时强调 :积极主动谋划好项目 凝心聚力打好翻身仗
  • 市委外办领导到五华县看望慰问集中隔离外籍人员
  • 罗春达开展 “广东技工”“粤菜(客家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工程专题调研
  • 朱汉东检查大埔重点项目复工复产情况
  • 蕉岭:推动河长制“有名有实” 确保安全度汛
  • 兴宁市委编办:开展上街巡查劝导宣传活动
  • 余其豹率队到新陂叶塘两镇调研:奋力夺取战疫战贫双胜利
  • 余其豹到罗浮、大坪调研时强调: 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攻克最后贫困堡垒
  • 省民族宗教研究院院长黄心怡到兴宁市检查宗教活动场所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