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布
染布是旧时的老行当之一,这一行业在20世纪七十年代都还存在。染布是把已经穿了几年的衣服,重染上颜色,使它成为新衣服。城市里较早有染布店,旧时称染布坊。染布师傅也会经常到农村去为人家染布。
旧时的“染布师傅”跟“补锅头”、“教糖客”一样挑着染布工具边走边吆喝:染布啊,染布……,走村串户招揽生意。
染布的颜料俗称“染淀”,是一种化工颜料。它有红、黄、蓝、乌、黑等颜色。这类化工颜料,城市化工商店一般都有出售。染布的工具很简单,一只煲(四方形的洋铁桶)一只铁皮做的炉子及颜料等。
染布的工序比较简单。染布师傅先把要染的布放在四方形的洋铁桶里,按比例放上所需的染料及水,然后把炉子生火,对煲里的水和染料进行加温,炉子烧的是柴,由主家提供。待煲里的水和染料煮到温度100℃约1小时后,才可把染的衣服捞起,晾干后就可完工。此时,染布师傅就可向主家收费了。
旧时的农村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穷,穿衣服是个大问题。“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成为旧时贫困人家的生活写照。普通家庭,一个成年人一年能够做一套衣服就算不错了。染布业的存在,很好地说明了旧时人民的贫困。
染布收费虽然不贵,但在旧时农村有很多人仍难于支付。有些人便采用土方法自己进行染布。山上有一种“茨良”的野生植物,内含黑色的汁水,是一种染布颜料,用它染出来的布料或衣服颜色也很亮丽,经久不褪色。
而今,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走村串户的“染布师傅”也已成为老人给孩子们讲故事的题材。
(文:林作尧)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