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基因成“绿色”发展动力
■ 邱发平
梅县区具有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留下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和一批革命遗址。精神火炬,穿越时空。如今,光荣的苏区精神转化为推动苏区振兴发展的坚实动力,梅县区将“红色”融入发展底色中,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昔日村庄已从土坯房变成现在的小洋楼,从靠天吃饭到靠产业挣钱,一幅欣欣向荣的美好画卷尽收眼底。(见《梅州日报》7月11日1版)
梅州全域属原中央苏区,革命先辈在这里战斗的足迹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红色文化以及众多的红色遗址,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不仅是宝贵的财富,更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和重要抓手。
盘活红色资源让红色精神穿越时空得以良好传承,可成为推动苏区振兴发展的精神力量。同时,通过修缮、修建革命旧址和纪念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和人居环境,这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如畲江镇中心卫生院的“脱胎换骨”,就得益于红色资源的盘活利用。
盘活红色资源要因地制宜,将红色资源有效串连。一些乡镇根据实际,打造红色旅游小镇,如此可以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使得乡村旅游产品更加完整而有意义,并以此带动农特产销售和农家乐、民宿经济的发展,呈现以红色旅游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快苏区脱贫致富步伐,达到以产业振兴乡村的效果。
打好“红色牌”,要突出以党建为引领。以红色精神激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能对乡村振兴起到很好的组织引领作用。
近年来,国家和省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陆续出台实施,一个个政策红利为梅县区发展注入新动力。梅县区要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在打好“红色牌”的过程中,要着力提升红色旅游品牌形象,注重保护好周边生态环境,留住绿水青山,让“红色”基因成“绿色”发展动力;要做好红色资源利用开发与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红色资源为农村注入发展新能量。同时,做好“红色+”的功课,整合当地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民俗风情等,将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结合,开发红色自驾之旅、红色徒步之旅等产品,发挥红色旅游寓教于游、寓教于体验的业态优势,让红色旅游人气更旺,更加“吸金”。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站活动

梅州楼市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