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丨高考学子要特别关照吗?
【热议话题】每年高考期间,社会各界都会组织“护考队”为参加高考的学子保驾护航,营造安全有序的环境,呼吁大家在高考期间看到系有红丝带的车辆主动让行。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现在的学生过于娇贵,我们当年高考跟平常上学一样,哪里有什么“护考队”?不也照样考?高考生首先应该懂得:自己不是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无须全社会给予特殊照顾,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竞争。对此,你怎么看? (陈昆)
林晓君:为参加高考的学子保驾护航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关爱。对于学习高度紧张的高考学子来说,感受到和谐文明氛围也能产生一种心理激励。
张永胜:护考队还是必需的:现在路面特别拥堵,考生很有可能因此迟到,护考队能很好地解除潜在危机;考生如若遇上未带身份证、准考证等情况,护考队也可以帮忙解决。
温丽容:过去跟现在没有可比性。高考还是那样的高考,但是外部环境却不可同日而语。以前走路的人多,连骑自行车的人都在少数,完全可以说是无障碍高考,可是现在呢?过来人没必要搬出从前的老皇历,还是多谦让和关爱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吧。
曾君玲:成立护考队的目的是为个别考生赴考时出现通行、赶时间、忘带准考证和身体不适等因素时提供必要帮助,是社会给考生提供的应急安全保障,让出现上述不测因素的高考生减少影响。体现的是社会对高考生的人文关怀,与当下考生心理是否过于娇贵无必然联系。
卢腾辉:必要可行的护考是需要的,比如保障赴考路上的交通畅通等,但家长、社会无须过度护考,反而徒增考生的压力与焦虑,保持平常心就好。
黄语晞:学校、家长和社会各方除了做好基本的生活起居等保障工作之外,无须特别关心地做出一些额外的举动,这种看似关照的做法不仅于事无补,还会人为加剧和渲染紧张氛围,让高考学子倍感压力,我们需要做的或许正是“少做”,让他们感到与日常无异,从而减少考前焦虑,积极应考。
黄明:特别关照高考学子符合中华民族重视人才、重视教育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和群众都乐于在高考期间展示自己重视教育的情怀,人们都心甘情愿地为保障考生的顺利应考做出自己的贡献,比如绕行学校路段、不在考场附近鸣笛、小区业主群自发倡议邻居保持安静以免影响考生作息等等,这其实都是很好的社会现象。两天的特别关照培养不了“巨婴”,更上升不到“适应不了未来竞争”的高度。
刘炳发:时代不同了,观念也要更新了。以前是追求物质温饱型的时代,普通家庭孩子也多,接受教育的水平极不均衡。如今的大部分家庭,多为一两个孩子,家庭支出大大减轻,自然教育的投入比例也会提高。再加上社会的发展需要各个领域的人才,必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所以,出观“护考队”就不足为奇。这是尊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表观。
王剑:主动让行载有高考考生的车辆,实际上是对高考规则的敬畏,因为高考有严格的进入考场的最迟时间点,超过这个点就会把考生拒之门外,所以,主动让行是对高考公平公正规则的一种尊重。
(何碧帆 整理)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站活动

梅州楼市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